学圣人智慧感悟,圣人学问

由:admin 发布于:2024-04-14 分类:人格魅力感悟 阅读:33 评论:0

有关孔子的学习智慧读后感2000字

孔子的言行思想构成了博大精深的中国儒家思想的基础,孔子在各方面都有很多智慧的思考。我们大多数人显然无法完全理解然后改变自己。但其中某些方面我觉得我们还是可以参考学习的。

我想:这种尊重正是一种“山不过来,我就过去”的随和,一种“依乎天理,顺乎人性”的自然,一种足以使儒学流传千年而始终生生不息的智慧。

孔子的历史地位,以朱熹对他崇拜的话来说,叫“天不生孔子,万古如长夜”。孔子“人能弘道、非道弘人”,“躬自厚而薄责于人”的生存智慧里,一以贯之的为“和”字:“礼之用,和为贵,先王 之道,斯为美。

我读了《史记》中孔子的故事,知道了孔子姓孔,名丘,字仲尼,生于公元前551年,死于公元前479年是春秋末期鲁国人,是伟大的思想家、教育家、政治家,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。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。孔子从30岁开始一直从事教育。

在学习上,我们也应该像孔子那样,好学上进,不耻下问。

读《中庸》能感悟圣贤智慧,你最喜欢哪句话?为什么?

1、这几句话所描述的,其实正是孔子这样的圣贤人物的人生境界,也是至高的人生境界。 如此卓越的君子,他的智慧和德行从哪里来的呢?孔子在《论语》的最后指出了根本:一个人只有真正理解“命”是怎么回事,才能成为真正的君子。

2、“为天下至圣,为能聪明睿智,足以有临也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只有天下最高尚的圣人是聪明智慧的,能够居上位临下民。【出处】《中庸》【作者】战国时期的子思。

3、学习圣贤文化的形式:经典诵读:这是最常见的学习形式。通过诵读《论语》、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等经典,我们可以直接接触到圣贤的思想和智慧。在反复诵读中,不仅可以理解其中的道理,还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其精神的熏陶。

4、在这个问题上,中庸最理想的状态就是能达到天人合一。儒家的学说思想中,对于人与自然的关系,一直是追求一种和谐状态的,不会过多的索取,导致这种关系的失衡。这对我们现在的生活,也很有启发。

5、《易》无思也,无为也,寂然不动,感而遂通天下之故。非天下之至神,其孰能与于此。”“无思”、“无为”、“寂然不动”,正是“常无欲”的认识状态。“感而遂通天下之故”正是“观其妙”。

6、愿小孩们不会被感染,也愿这些被感染的风气,被这古人圣贤的道德要求所治疗,让人人知耻后,可以无需担心受伤,做到孔子说的“勇”。

相关阅读

二维码